時值深秋,北方大部氣溫跳水,伴隨氣溫的迅速下降,人們開始添加保暖衣物,以避免或減輕氣象敏感性疾病的發生。但為數不少的人仍秉承“春捂秋凍”的傳統觀念,認為秋季“凍凍更健康”。對此,成都信息工程大學環境氣象與健康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王式功教授的最新研究認為,對于幼兒和年老體弱者,應當提倡“春捂秋免凍”為宜。
因天氣和氣候異常變化而誘發或加重的相關疾病被稱為氣象敏感性疾病。我國地形復雜,氣候類型多樣,是全世界氣象敏感性疾病發病類型最多的國家之一。
王式功介紹,現有研究表明,人是恒溫動物,具有完善的體溫調節機制,在外界環境溫度改變時,通過生理調節產熱和散熱過程,維持體溫相對穩定。每年秋末冬初,冷空氣活動頻繁,降溫幅度較大,當溫度變化超過人體正常功能所能承受的限度時,就有可能誘發某些氣象敏感性疾病的發生。
“春秋季節是某些氣象敏感性疾病,如循環系統疾病、呼吸系統疾病等的高發季節。對此,幾千年來我國勞動人民也逐漸有了獨特的認識和應對之策。四季輪回,春季作為從冬到夏的過渡季節,氣溫經歷由冷到熱的轉變過程,人們的慣性著裝行為呈現出盡量捂著點;而秋季作為從夏到冬的過渡季節,氣溫經歷由熱到冷的轉變過程,人們的慣性著裝行為則呈現出盡量凍著點。因此,便流傳有‘春捂秋凍’之說。”王式功說,由于幼兒和年老體弱者身體的適應調節能力差,其體能往往對突如其來的大幅度降溫難以應對,這一類脆弱人群最好不要信奉“秋凍”之說,應以免凍、保暖為主。
在秋冬季,低溫寒潮天氣影響廣泛,對人群健康的影響不僅會直接導致損傷及疾病發生,而且會間接誘發疾病及死亡。有研究顯示,低溫寒潮所引起的超額死亡約有一半以上是由缺血性心臟病引起,而由呼吸系統疾病引起的死亡占到大約四分之一左右。另外,溫暖的地區在18℃以下每下降1℃,死亡率所增加的百分比明顯高于寒冷地區。
提到低溫寒潮誘發疾病的機理,王式功解釋,當外界氣溫降低,人體產熱不足以滿足散熱時,則出現人體產熱與散熱機制失衡,如果此時缺乏足夠的保暖條件,時間過久就會使機體受到損傷。“人體在寒冷的環境中,會產生一系列生理反應,首先表現在體溫下降,當體溫降至34℃時,人體中樞神經系統興奮性增強,機體進行有效調節,機體明顯的反應為寒戰;當體溫降至31℃時,呼吸、心率減慢,人體對痛覺刺激的感受已消失;當體溫降至20℃時,呼吸、脈搏微弱,血壓下降,反射消失,可出現昏迷,甚至死亡。”
王式功認為,目前在氣候環境變化與人體健康研究中,氣溫被認為是最重要的氣象因子,是誘發人體大部分氣象敏感性疾病的主導因素。在全球氣候異常變化、秋冬季極端天氣多發頻發的大背景下,更應關注這種異常變化對人類健康的影響。因此,有必要積極開展氣候健康教育,提醒公眾適時改變原有觀念,增強對極端天氣氣候的防范意識,尤其是中老年人、嬰幼兒及先前患有某些疾病的高危敏感人群應避免“秋凍”,當秋季強冷空氣襲來時一定要及時增加保暖措施,牢記“秋季免凍,利于過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