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凍是指在溫暖的季節里空氣溫度突然下降,地表或植物冠層附近的溫度在短時間內驟降到0℃或0℃以下,使作物受到傷害甚至死亡的一種農業氣象災害。霜凍在秋、冬、春三季都會出現,而每年入秋后第一次出現的霜凍,被稱為“初霜凍”。它也是秋收過程中影響作物產量的最大不利因素之一。
初霜凍時間取決于冷空氣活動
想要了解初霜凍,就得認識霜凍這種現象——它與氣象學中“霜”的概念不同。霜是近地面空氣中水汽達到飽和且地面溫度低于0℃時,在物體上直接凝華而成的白色冰晶,但出現霜凍災害時并不一定會出現霜。
地面或物體表面如果有足夠水汽,凝結出霜就被稱作“白霜”;水汽含量少而未結霜就被稱為“黑霜”。但只要近地面氣溫驟降至0℃或0℃以下,植株體內細胞脫水結冰,從而使作物遭受凍害,就可以稱為“霜凍”。
植物內部由許多細胞組成,細胞之間含有的水一旦結冰,就會體積膨脹,迫使細胞內部水分滲出,使其失去過多水分。植物細胞失水后難以復原,一些植物便會死去。中央氣象臺工程師趙曉琳告訴記者,我國北方地區初霜凍出現早,如果秋收作物還沒有完全成熟就遭受霜凍危害,將造成大面積減產。
初霜凍的出現主要與強冷空氣活動有關,趙曉琳指出,各地初霜凍出現時間與冷空氣南壓進度有關。
根據1981年以來的監測數據顯示,內蒙古中部和東部、新疆北部通常在8月下旬出現初霜凍;東北地區出現初霜凍日期在9月中下旬;華北大部、關中平原平均初霜日期在10月中下旬;華南沿海地區則要到12月下旬。今年我國北方地區出現初霜凍的時間接近常年同期。
1998年以來北方初霜凍時間整體偏晚
據國家氣候中心高級工程師楊明珠介紹,從1998年以來,我國北方初霜凍發生日期整體偏晚,尤其在2003年以后這種偏晚的趨勢更加明顯。以東北區域為例,1998年至2013年平均整體偏晚2天到4天,吉林局部和遼寧局部偏晚4天到6天;但從2003年至2013年平均來看,黑龍江大多區域偏晚2天到4天,東部和南部區域偏晚4天到6天;吉林和遼寧大部偏晚4天到6天,局部地區偏晚6天以上。
盡管出現初霜凍主要取決于一次冷空氣過程,但其出現時間偏晚與氣候背景密切聯系。當北極濤動處于正相位時,有利于歐亞中高緯度以緯向型環流為主,而東亞大槽偏弱也不利于我國北方東部區域冷空氣活動。楊明珠指出,進入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北極濤動進入以正相位為主的氣候階段,東亞大槽則進入明顯偏弱的氣候階段。在這種大氣環流配置下,北方冷空氣進入不活躍的氣候背景下。從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開始,我國北方大部處于偏暖氣候背景下,初霜凍日期也整體偏晚。
秋收作物成熟前最易受霜凍影響
國家氣象中心農業氣象中心正研級高級工程師呂厚荃表示,初霜凍對北方影響較大,對南方影響相對較小。北方初霜凍發生在秋季,此時北方地區農作物正處于灌漿成熟階段;南方地區初霜凍出現在深秋或冬季,此時主要農作物基本收獲結束,受影響較大的主要為蔬菜及水果。
玉米、大豆、水稻等秋收作物在成熟前對霜凍非常敏感。初霜凍發生在作物成熟前期,直接影響產量,受災后即使采取補救措施也很難挽回損失。
以玉米為例,當發生輕度霜凍時,玉米葉片最先受害。玉米灌漿的養料主要是葉片通過光合作用產生的。受凍后的葉片變得枯黃,影響植株的光合作用,導致玉米灌漿緩慢,粒重降低。發生嚴重霜凍時,除了葉片受害外,穗頸也會受凍死亡,切斷了莖稈向籽粒傳輸養料的通道,灌漿被迫停止,常造成大幅減產。
此外,霜凍會導致葉類蔬菜的葉子發黑枯萎,棉花會出現吐絮不暢等情況,導致其品質和品相下降。
那么,應如何防范初霜凍呢?呂厚荃表示,在初霜凍來臨前,可提前采取煙熏、灌溉、施暖性肥等方法來加以防范。譬如灌水法、煙熏法等,都要在霜凍來臨前1小時左右適時進行,通過水或煙霧阻擋熱量流失,這就需要在農業生產活動中密切關注天氣預報信息。同時,北方地區應注意根據初霜出現規律構建合理種植制度,不要越區種植中晚熟品種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