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現在的地球不僅“長期低燒”“血壓不穩定”,患疑難雜癥的頻率也在不斷增加。“全球氣候延續長期變暖的趨勢,且正在以比歷史記錄上的任何時候都要快的速度發生著變化,違反自然韻律的極端天氣越來越多。”朱定真介紹,小概率事件的頻發,讓我們面臨更熱、更旱、更澇的未來。
對于人類而言,地球沒有我們想象得那樣慷慨富裕。“自然因素和人類活動都能使氣候發生變化,人類活動是20世紀后半葉以來全球氣候變暖的主要原因。”朱定真預計,21世紀全球將持續變暖,極端事件發生頻率、持續時間和范圍都將增加。
對此,朱定真坦言,極端天氣不僅直接導致嚴重的傳統災害,還會引發能源短缺、停網、損毀文物、影響物流供應鏈等多種次生和衍生災害;與此同時,應急科普也須積極應對防災減災、公眾教育和適應氣候變化帶來的風險等新需求。
“‘御敵’于成災之前十分重要,減輕承載體的脆弱性,減少承載體的暴露度,還要對致災因子進行分析研判。”朱定真指出,要向影響預報、風險預警轉型,不僅要告知“雨會下多大”,還要告知“哪些地方可能會有積水”。
這場由中國科普研究所主辦、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應急科普專委會承辦的會議,主要圍繞應急科普創新發展主題,與會專家圍繞應急科普熱點難點進行主旨報告,內容涵蓋安全素質提升、校園防災減災教育、應急科普宣傳對策、應急消防科普等,為助力應急科普創新發展提供理論和實踐啟示。與會專家紛紛呼吁,要加強應急科普能力。
國家減災委專家委副主任閃淳昌以澳門經受超強臺風“山竹”的嚴峻考驗等生動案例說明,提高公眾的憂患意識,普及災害中自救和互救常識,是減少突發事件發生概率及傷亡損失的最直接、最經濟、最有效的辦法。
中國地震局原副局長何永年通過因掌握應急避險知識技能而成功自救互救的生動事例強調,要喚醒和提高防災減災意識,防災減災知識和相關技能的普及是減輕災害的重要環節,也是災害來臨時應急救助的重要方面。
中國科普研究所所長王挺認為,應急科普既是應急管理、安全發展的重要環節,也是未來科普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議題。中國科學院院士劉嘉麒還談到火山噴發造成的崩塌、地震、海嘯、沖擊波和產生的熔巖流、碎屑流、泥石流、火山灰等,對生態環境、建筑以及生命財產會造成很大破壞,他建議大眾應掌握相關應急科普常識,以有效減輕災害造成的損失。
應急管理部發布的數據顯示,2013—2021年,全國年均因自然災害死亡失蹤人數、倒塌房屋數量和直接經濟損失占GDP比重,較2000—2012年均值分別下降87.2%、87.4%和61.7%。當災難來臨時,應急科普哪怕讓以上數字降低了0.01個百分點,背后就是無數鮮活生命的綻放和無數家庭的完好。
“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閃淳昌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