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多家媒體報道,近日,內蒙古呼和浩特市發生了一次強對流雷暴天氣。隨后,該市多家醫院急診室內涌入了大量的哮喘患者,一時間人滿為患。醫生說,這些人前來就診,都是因為出現了一種被稱為雷暴哮喘的疾病。幾天之后,北京也有雷暴哮喘患者到醫院就診的新聞報道。那么,什么是雷暴哮喘?它發生的原因是什么?人們又該如何應對和預防雷暴哮喘的發生呢?
什么是雷暴哮喘
雷暴哮喘,英文是“Thunderstorm asthma”,是指在雷暴天氣(通常是在夏季)之后發生的哮喘,可以以人群聚集性的方式暴發,是一種與天氣氣候有關的呼吸系統過敏性疾病。雷暴哮喘的主要臨床表現為劇烈咳嗽、嚴重喘息、呼吸困難、憋氣,嚴重時會出現全身大汗淋漓、不能平臥和講話的癥狀,若不能及時得到救治,個別患者還有死亡風險。值得注意的是,雷暴哮喘既多發于有哮喘病史的患者中,也常常發生于之前沒有哮喘但有過敏性鼻炎的成人與兒童患者中。
雷暴哮喘一詞最早被提出,是在1983年7月,當時英國伯明翰市發生了一起雷暴后的聚集性哮喘,大約有100多名患者就醫。從此之后,雷暴哮喘事件不斷在世界各地發生。其中,2016年澳大利亞墨爾本暴發了一次雷暴哮喘,有數千人在雷暴后出現咳嗽、呼吸困難等哮喘癥狀,甚至有10人因哮喘而死亡,這是迄今最嚴重的一次雷暴哮喘事件。
而我國也不是第一次出現雷暴哮喘事件。早在2018年9月,陜西省榆林市就發生了一起以兒童患者為主的雷暴哮喘事件,有56名患兒在事件中因哮喘住院。2022年9月,我國寧夏回族自治區出現了大范圍的雷暴哮喘事件,11家醫院收治的哮喘患者達2709人,是我國發生的影響較大的一次雷暴哮喘事件。回顧性研究顯示,寧夏回族自治區確實是雷暴哮喘的重災區,僅在2013年到2017年間,每年雷暴過后發生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哮喘、過敏性咳嗽和過敏性皮炎等癥狀的病例數都超過了100例,在此期間還有一名患者因罹患雷暴哮喘而死亡。不僅如此,我國南方地區也有雷暴哮喘病例的報道,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在2015年報道了一例雷暴哮喘患者,該患者的最初發病時間可追溯至2009年。
雷暴哮喘已經成為了世界性的氣候相關健康事件,不僅嚴重影響人們的健康與生活,甚至危及生命,而且有發生越來越頻繁、患者人數越來越多、愈演愈烈之勢。
雷暴哮喘發生的原因是什么
一般認為,雷暴哮喘的過敏原是真菌孢子和草花粉,它們本就是引起人體發生過敏性鼻炎和哮喘等呼吸系統過敏性疾病的主要原因。一般情況下,過敏原進入敏感人群的鼻腔和呼吸道內,會刺激他們產生一種特殊類型的抗體——IgE。這些過敏原特異性的IgE,會與一種被稱為肥大細胞的免疫細胞的表面受體結合。而肥大細胞是一種充滿顆粒的“脾氣暴躁”的免疫細胞,一旦與過敏原結合,它就會感到“受到冒犯”,進而釋放細胞內的顆粒。這些顆粒中儲存了大量的組胺等生物活性介質。而組胺堪稱人體內的“烈性炸藥”,可與血管、黏膜、支氣管平滑肌等處的組胺受體結合,造成血管擴張、通透性增強、腺體分泌增加和平滑肌痙攣收縮等生物學效應,引起呼吸道黏膜充血、水腫,呼吸道分泌物增加,氣道狹窄等,進而產生過敏性鼻炎和/或哮喘。
雷暴是一種很常見的天氣現象,是一種中等強度的對流系統。在雷暴天氣中,真菌孢子和花粉會被風裹挾而停留在空中。國外的研究表明,雷暴時空氣中的濕度較大,導致花粉顆粒受潮、重量增加,因此會下沉在人體呼吸的低空中,而且空氣中的水分還會導致花粉顆粒膨脹而破損,形成過敏原性更強的小花粉顆粒或者碎片。這種小花粉顆粒或者碎片,更加容易進入人體的氣道和肺內,引起哮喘的癥狀。
與人們普遍熟知的雨水可以清潔空氣、減少污染物在空中的停留不同,雷暴天氣往往導致環境中的花粉和真菌孢子及其碎片濃度大幅度升高,使人體更加容易過敏。這就是雷暴哮喘發生的主要原因。
我們該如何應對雷暴哮喘
隨著全球極端天氣現象發生頻率的增加和過敏人群的數量不斷增加,雷暴哮喘日趨常見。特別是在我國北方的內蒙古、寧夏、陜西和河北北部以及北京市,夏季空氣中的菊科蒿屬植物花粉濃度比較高,容易造成雷暴哮喘聚集性發病,嚴重影響人們的健康與生活,甚至危及生命安全。
那么,我們該如何應對雷暴哮喘帶來的挑戰呢?應對的方法可總結為7個字:查、減、防、治、調、忌、逃。
“查”,即查找引發雷暴哮喘的風險因素。一方面,雷暴哮喘往往發生在有過敏性鼻炎或者哮喘等呼吸系統過敏性疾病病史的患者中,有這類病史的人應該去檢測過敏原的種類,特別要關注是否有真菌及草花粉過敏原的存在;另一方面,存在草花粉過敏風險的人群及其家屬,在夏季應該特別關注雷暴和花粉濃度等高危天氣因素的預報,一旦收到預報,就應該及時采取措施,做好應對準備。
“減”,即減少與空氣中的過敏原接觸。在我國,聚集性雷暴哮喘事件主要發生在北方靠近草原和沙漠的地區。這些地區的過敏原主要是菊科蒿屬植物在夏季釋放的草花粉。這類植物往往被用于防沙治沙以及城市的景觀綠化,目前,呼和浩特等城市已經在盡量減少或者停止蒿屬植物在城市綠化和沙漠治理中的使用。但是,如何減少存量植物的花粉釋放,應該是今后有關部門需要考慮和攻關的課題。可以借鑒一些城市采用的使用植物抑制劑的方式,在雷暴哮喘高發季節,在蒿屬植物密集地區釋放花粉抑制劑。對于個人來說,則應該在查明過敏花粉種類的基礎上,關注天氣和花粉預報,在雷暴和花粉濃度較高時避免外出,減少與花粉的接觸。
“防”,即在草花粉濃度較高的季節和發生雷暴天氣時,做好過敏原防護工作,可以佩戴口罩和護目鏡,從而減少與花粉等過敏原的接觸。
“治”,即在雷暴哮喘發生的時候,及時進行治療。雷暴哮喘是一種速發型超敏反應性疾病,發生十分迅速,癥狀可能會在接觸過敏原后的數分鐘至數小時內出現,來勢兇猛。一旦劇烈咳嗽、呼吸困難和喘憋等癥狀不能緩解,就要及時就醫。在雷暴哮喘癥狀出現時,也可以服用抗過敏藥進行治療。及時進行鼻腔清洗,減少花粉進一步吸入進入氣道和肺的機會,有助于緩解雷暴哮喘的病情發展。因此,洗鼻器可能成為應對雷暴哮喘的生活必備“神器”。
“調”,即那些有過敏性鼻炎的人群可以進行免疫系統的功能調整,從而減少發生雷暴哮喘的風險。
“忌”,即對辛辣食物忌口,戒煙,不飲酒。辛辣食物和煙酒,都會增加人體發生過敏性疾病的風險以及氣道的敏感性,容易誘發和加重哮喘癥狀。在雷暴哮喘高發季節,適當的忌口和戒煙酒,能夠有效減少哮喘的發生頻次和癥狀的嚴重程度。
“逃”,即對于嚴重雷暴哮喘患者,在上述辦法均無效的情況下,如果有條件,可以暫時前往外地無花粉區,待花粉季節過后再返回。
即使是沒有過敏性鼻炎和哮喘的人群,也應該做好應對雷暴哮喘的準備,因為雷暴天氣不僅會導致哮喘急性發作,還會造成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呼吸困難的癥狀加重,甚至引起普通健康人出現呼吸急促、喘息等哮喘癥狀。每個人都可能會面臨雷暴哮喘的威脅,學會上述7種方法,有助于坦然面對雷暴哮喘。